9月7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2022年)》。
报告显示,2022年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临床试验总量达3410余项,为历年登记总量最高,其中新药临床试验数量为1974项,占比小幅下降。2022年国内共批准21个创新药,创新药获准上市所用时间平均为7.6年,其中上市用时在5年内的品种共10个。
2022年度获批上市创新药各适应症品种数量。报告截图
“在新药研发方面,我们国家正在从模仿慢慢过渡到真正的创新。”药盾公益基金理事解奕炯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创新药物更加强调药物的化学结构新颖、拓展新的治疗用途,具有研发风险大、研发周期长、技术要求高、资本投入大等特点,我国在新药研发方面的基础性研究相对薄弱,新药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报告提到,近几年来,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的新药临床试验占比均较高,化学药品最高超过50%,生物制品约40%,中药占比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22年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目标适应症仍主要集中在抗肿瘤领域,中药主要集中在呼吸、消化、皮肤及五官、精神神经等适应症,近几年无明显变化。
解奕炯分析,鉴于癌症是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威胁,抗癌药物的研发具备显著的临床优势,加之优先审评审批、快速进入医保等鼓励政策的推行,因此,抗肿瘤药物的创新研发会有所集中。
同时,报告也指出,2022年各期临床试验占比与2021年基本一致,Ⅰ期临床试验占比仍最高,达43.0%;在特定人群中开展的临床试验无明显变化,与2021年相比,仅在儿童人群中开展的临床试验数量为64项,略有增加。罕见疾病药物临床试验数量为68项,呈现逐年递增趋势,适应症领域与2021年相比无明显变化,仍主要集中在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2022年国内共批准21个创新药,创新药获准上市所用时间平均为7.6年,其中上市用时在5年内的品种共10个。按药物类型分析,生物制品获准上市用时最短,平均为4.6年;其次为化学药品,平均为6.9年;中药用时最长,平均为15年。
对此,解奕炯解释,事实上,新药审批上市的进程已经提速很多了,这离不开一系列的药品审评审批改革政策制度的支持。医药行业特别是制药领域,生态链较为复杂,在监管密集且日趋严格的背景下,若要真正有效快速地促进创新药发展,还需要多部门协调,把最优质的资金、最优秀的人才、最先进的技术、最有效的研发手段,都运用到新药研发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