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公司动态行业新闻国际资讯
国际资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资讯
胰岛素价格暴跌90%!跨国药企紧急掉头
作者:   来源:新康界   发布时间:2025-04-22   点击:1363

          近日,美国白宫官网发布《特朗普宣布降低处方药价格的行动》,宣布针对低收入患者的“超大折扣”政策,将胰岛素价格最低降至0.03美元、注射用肾上腺素价格最低降至15美元

这一政策延续了特朗普自2020年以来对药价问题的持续施压,但其力度和覆盖范围远超以往,不仅在美国国内引发震动,更对全球胰岛素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01

特朗普“0.03美元胰岛素”政策

自2020年特朗普签署四项行政命令以来,美国药价改革始终围绕“打破中间环节垄断”“促进国际价格对标”“强化患者直接受益”三条主线推进。

新政将胰岛素和肾上腺素两类关键急救药物价格压至历史低点,其核心机制是通过行政强制力迫使药企对联邦医保覆盖的低收入患者提供近乎成本的“生存定价”

例如,胰岛素价格降至每日0.03美元,相当于年费用不足11美元,较此前美国患者年均支出数百至上千美元断崖式下降。根据统计,仅2008到2021年,美国药品价格就上涨了近90倍,药品的净价格中位数高达15.9万美元。

这次激进定价策略的背后,既有选举政治考量,也意图通过挤压药企利润空间,倒逼其在国际市场上寻求补偿,从而形成“美国低价、他国补贴”的定价模式。

一直以来,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三大巨头占据美国90%胰岛素市场份额,其2024年财报已显示,在前期降价政策下,美国市场收入不降反升,主要依赖无品牌仿制药放量。

但此次价格击穿成本线的政策,迫使企业必须在“保市场份额”与“维持研发投入”间做出抉择。以礼来为例,其赖脯胰岛素单支成本约3.2美元,新政下售价仅0.03美元/日(约合0.9美元/月),若完全执行,企业将面临巨额亏损。

这也就可能导致跨国药企加速战略收缩,一方面减少对美胰岛素供应,转向利润更高的GLP-1类糖尿病药物;另一方面将成本压力转嫁至其他市场,尤其是医保谈判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

对新兴市场而言,美国低价也有可能引发“价格洼地”效应。例如,印度、巴西等国的仿制药企长期以美国价格为参照制定本土售价,若美国基准价大幅下探,这些国家或被迫启动新一轮降价谈判

而欧盟则可能强化反倾销调查,防止低价胰岛素冲击本土市场。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美国政策为全球药价设定新锚点,世界卫生组织(WHO)已表示将重新评估胰岛素采购指导价,这可能重塑全球供应链利润分配格局。

02

国内胰岛素约续集采

18.87元为最低价

去年胰岛素约续集采中,来自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报价仅18.87元/支。根据相关要求,此次接续采购中,门冬胰岛素所属的餐时胰岛素类似物的最高报价不能超过43.2元。其他企业的报价均在23元以上。18.87元,是此次开标后,13家企业报的59个产品中的最低价

相比23元,18.87元似乎并没有便宜多少。然而,这支报价为18.87元的胰岛素企业的报量为首年45.7万支,以4.13元的价差算,企业让利超188万元。让利的背后是国家将采购这款胰岛素的企业全部报量,让其迅速打开市场。企业和老百姓双赢。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糖尿病人口国(患者超1.4亿),胰岛素市场正处于国产替代与技术升级的关键期。2023年国家集采将胰岛素均价拉低48%,国产份额升至32%,但主要集中于二代产品,三代胰岛素仍依赖进口

若跨国药企此次战略收缩,留下的市场空白将为中国企业提供出海契机。此前甘李药业、通化东宝等已通过WHO预认证,其三代胰岛素成本优势显著(如甘精胰岛素价格较原研低40%),可快速填补东南亚、非洲等中低收入市场需求。

同时,美国本土低价导致的药企产能转移,可能促使中国承接原料药和中间体生产,2024年联邦制药原料药出口增长40%即是例证。

为弥补美国损失,跨国药企或在中国市场采取更激进定价策略。例如,诺和诺德在2023年集采后已启动基层市场渗透,赛诺菲甘精胰岛素价格降至国产同类产品水平。这将挤压国产企业利润空间,迫使行业加速整合,如具备全产业链布局的头部企业可通过规模化生产降本,而中小厂商可能面临淘汰。

美国政策凸显生物制药“成本定价”与“价值定价”的冲突。中国若延续仿制为主路径,恐陷入低价竞争陷阱。因此,头部企业更应加大创新投入。

当前,甘李药业研发的速效胰岛素类似药Lyumjev®已获批上市,信达生物开发的双靶点糖尿病新药进入临床II期,这些突破有望在高端市场实现进口替代。此外,AI驱动研发(如复星医药靶点筛选效率提升4倍)、数字化患者管理(如微医平台200万糖友社区)等新模式,正在重构产业生态。

美国新政加速了全球胰岛素产业链的价值重分配。上游原料药领域,中国凭借成本优势(酵母粉等原料成本较欧美低30%)和产能扩张,正从“跟跑者”转为“主导者”,2023年原料药出口占全球28%。

中游生产环节,连续生产工艺(如联邦制药将生产周期从45天缩至28天)和智能化改造(甘李药业AI优化能耗25%)推动效率革命。下游销售端,传统渠道模式向“药品+服务”转型,如礼来在华推出的全病程管理方案,通过物联网设备提升患者粘性,其合作医院血糖达标率提高至76%。

总结:

特朗普的“0.03美元胰岛素”政策,是美国医保困局的破局尝试,对中国而言,短期阵痛难免,如价格压力传导、跨国巨头反扑、创新投入风险俱存,不过从长期来看,这亦是产业升级的历史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药品价格315网  |  千虹医药招商网  |  东方医药网  |  yy99医药网  |  818医药网  |  CPhI制药在线  |  中国医药联盟网  |  健康世界网  |  国家医学考试网  |  中华中医网
版权所有:北京康睿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www.kangrx.com | ICP备案号 : 京ICP备2023017688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8号B座4层 电话:010-53675386 传真:010-65735166 邮箱:kangrx999@126.com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