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
首页  >  健康知识  >  健康知识
针对益生菌饱受争议的缺陷,肠道菌群移植如何避免?
作者:   来源:益可医科技   发布时间:2023-10-23   点击:1109

 根据中国保健品协会数据,2018年至2022年,国内益生菌市场规模从647.7亿元增长至约1093.8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4%,保持着较高的增速。益生菌是一类能够促进宿主肠内微生物菌群的生态平衡,对宿主健康或生理功能,产生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其作用主要在于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提高机体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力。尽管益生菌市场如火如荼,但是其效果也存在着许多的争议。

01益生菌争议要点

1.是否满足个性化需求

2018年,Cell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来自Weizman科学研究所团队的研究,研究者们发现常用补充剂中的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内定殖具有非常大的个体化差异。【1】从受试者的粪便中分析,益生菌顺利经过消化道后,肠道内的益生菌的丰度确实增加了。但是,通过内窥镜取了消化道的样本,却发现部分受试者消化道黏膜和腔内的菌群组成居然没有显著变化。

而研究人员发现问题就是,有些人对外来菌的接受程度高,有些接受程度不高,不健康的肠道环境会排斥它。如果你尚未知道你的肠道菌群构成,盲目补充益生菌的话,几乎没有效果,个性化的补充才是王道。

2.活性问题

未经过任何包埋技术处理的益生菌必须在0°~4°C左右保存,才能保证“休眠状态”,否则会快速繁殖,快速死亡;有研究表明:常温保存,益生菌的死亡率将为95%以上。 经过包埋技术处理的益生菌,虽然能够起到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在常温条件下可以保存12个月左右,但是这是建立在标准的常温25°C以下能够保存到的时间。

如果温度在25°~50°C之间,也就能保存两个月到半年左右的时间,活菌量就基本不能达标了。

如果长时间超过50°C,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全部失活了;同时食用益生菌需要经过溶剂的稀释,在溶解的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好,益生菌的失活程度会更高。

02肠菌移植为何不一样?

随着研究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肠道菌群移植也成为了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最有利的手段之一。针对益生菌的弊端,肠道菌群移植在保证肠菌干预个性化以及活性方面,有其独特应用技术。

1.个性化定制

应用技术:肠道菌群基因检测+AI精准配型采取受体的肠菌做基因检测,分析肠道菌群的种类、数量、多样性和功能等,再结合体受体的疾病种类、病情程度等因素,在精准配型的基础上,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和排序学习技术的AI精准配型(对供-受体双方的年龄、血型、性格分析、有益菌和有害菌的丰度、肠菌基因测序结果等进行深度匹配),匹配最适合个人的肠道菌群,避免肠道“不买单”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2.制备储存运输,全程确保肠菌活性

应用技术:肠道菌群快速分离提取技术+囊材包裹+全程冷链超低温储存技术通过肠道菌群快速分离提取技术,分离结束后的肠道菌群,使用囊材包裹,隔绝氧气,维持肠菌高活性,同时避免移植过程中胃酸的破坏,确保肠菌在消化道释放。制备的整个过程在万级洁净度的实验室中进行,避免任何交叉感染。 冷链超低温储存技术贯穿生产、运输和储存的各个环节中,冷冻低温设备具有高效的绝缘和温度控制系统,温度可始终保持在-80°C,以防止菌群胶囊的质量和活性受损。数据显示,低温保存的肠道菌群保存6~7个月之后,活菌比例与保存1个月的活菌比例,并无显著的差异。 肠道菌群移植已经在多种医学领域中展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比如治疗顽固性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CDI、肠道炎症性疾病、肥胖和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 03益生菌与肠菌移植的其他区别虽然益生菌和肠道菌群移植,都是用于调整或影响肠道微生物,但在来源、成分、干预方式和疾病应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益生菌更多在于肠道健康维护,效果因人而异,一般药品零售店、超市都有售卖,服用方式按照说明书来即可。 肠道菌群移植更多在于特定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且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移植,疗程次数也需要根据首次移植后,肠道菌群基因检测的结果和医生对于病情进展的评估,综合考量。 总而言之,肠道菌群移植在个性化干预以及活性方面,用技术规避了益生菌的缺陷,但是在价格和应用门槛上面,比益生菌高很多,也远不如益生菌服用方便。无论益生菌或者肠道菌群移植,都需要患者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并结合专业医生的意见,做出理性的选择。



药品价格315网  |  千虹医药招商网  |  东方医药网  |  yy99医药网  |  818医药网  |  CPhI制药在线  |  中国医药联盟网  |  健康世界网  |  国家医学考试网  |  中华中医网
版权所有:北京康睿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www.kangrx.com | ICP备案号 : 京ICP备2023017688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8号B座4层 电话:010-53675386 传真:010-65735166 邮箱:kangrx999@126.com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