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联合用药
发布时间:2023-09-06
点击:835
我们经常听到“抗菌药”、“抗生素”、“消炎药”的说法。但是,上述三个名称并不是同一个物质的三个称呼,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那么,到底该如何区分这些名词呢?下面我们做相关整理。
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抗菌药的药物。抗菌药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和抗生素。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杀死或抑制其他细菌能力的物质。
所有的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链霉素等,都是抗生素。抗生素是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属)的代谢产物,低浓度时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源微生物。
“抗生素”除了能够抗菌外,在抗肿瘤、抗排斥、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也有作用。在肿瘤领域,抗生素有丝裂霉素、博来霉素等;在器官移植后抗排异的免疫抑制剂中,有环孢素等;在心血管等疾病,有他汀类药物等。
既具有影响机体炎症反应机制,又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称为抗炎药(真正的“消炎药”),即对抗炎症反应的药物。
在医学上,通常把下面的两类药叫做消炎药:
1.类固醇类消炎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激素,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等;
2.非类固醇类消炎药,也就是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扶他林、扑热息痛等。
弄清感染和炎症的区别,就能完全明了抗菌药和消炎药的应用范围。
炎症是一个病理过程,典型特征是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感染和非感染都能造成炎症反应。比如,扭伤造成的是非感染性炎症,疖肿就是感染性炎症。
炎症是组织受损伤时所发生的一系列保护性应答,当炎症反应过度时会造成机体的损伤,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时候需要应用消炎药,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而感染造成的炎症反应,通常在抗感染治疗后炎症反应可以得到控制。
不合理用药的结果,对于抗菌药来说,就是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对于消炎药来说,可能造成人体对药物的耐受性。
有个很简单的判断抗生素的方式,就是看药名,大家记住10个字就好:西林、头孢、霉素、沙星、硝唑。
1.XX西林
会叫这种名字的药,基本上就属于青霉素类的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氟氯西林等,有青霉素过敏史的孩子就一定要避开。
2.头孢XX
头孢属于最常见的一类抗生素,比如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头孢拉定、头孢地尼、头孢甲肟等。
3.XX霉素
4.XX沙星
比如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
5.XX硝唑
声明:本文系本网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