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
首页  >  健康知识  >  健康知识
“吃撑了”不是小事!这几个信号是身体在报警
作者:   来源:人民网科普   发布时间:2025-03-07   点击:1627

 怎么又吃撑了!

又没少摄入油炸食品!
说好少吃一点的!
……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
您是否也是常常吃完饭“后悔”
不知不觉就吃得太饱
后悔是其次
主要是经常吃太饱的危害
比想象的还要大
(不单单是长胖哦~)

吃太饱会让身体超负荷运载



首先是胃,被撑大不说,还得分泌大量的胃液来消化食物。被撑大的胃,加上过多的胃液,很可能影响到食管下端的开关,从而导致胃酸反流入食管,引起胃灼热,也就是常说的“烧心”。

其次是胰腺和肝脏,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消化酶和胆汁来促进这些食物的消化。

最后是肠道,不仅要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来消化食物,还不得不去吸收过量的。肠道菌群也得加大工作量去消化食物。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
吃了过多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之后
会增加悲伤、紧张和烦恼的情绪
这些变化通通都可能会影响到睡眠

长期吃太饱对身体的影响很大



期吃太饱,意味着长期摄入过量的营养,很可能引发肥胖。而肥胖是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会增加死亡风险,比如:

2型糖尿病体重指数(BMI)为30-35kg/m²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5倍。而BMI为40-45kg/m²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12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BMI30.0-34.9kg/m²和BMI40.0-45.0kg/m²的人群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分别增加5倍和22倍。

心血管疾病。肥胖也会影响心血管健康,增加如冠心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BMI>30kg/m²的人缺血性中风风险增加64%,出血性中风风险增加24%。

非酒精性脂肪肝。腰围每增加1厘米,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加3%-10%,BMI每增加1单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加13%-38%。

认知功能。肥胖可以通过增加体内炎症、损害血管内皮功能等机制使得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下降速度更快。


人民网科普提醒
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水分的食物
避免大量吃高脂高热量食物
通过细嚼慢咽,多给大脑一点时间
让它能第一时间知道“你已经饱了”
最后按时吃饭
保持良好的用餐习惯
避免太饿导致的暴饮暴食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药品价格315网  |  千虹医药招商网  |  东方医药网  |  yy99医药网  |  818医药网  |  CPhI制药在线  |  中国医药联盟网  |  健康世界网  |  国家医学考试网  |  中华中医网
版权所有:北京康睿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www.kangrx.com | ICP备案号 : 京ICP备2023017688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8号B座4层 电话:010-53675386 传真:010-65735166 邮箱:kangrx999@126.com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