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
首页  >  健康知识  >  健康知识
糖尿病一胖伴五高,4大减重策略是关键
作者:   来源:生命时报   发布时间:2024-12-10   点击:1403

 在很多人看来,变胖带来的最大影响是“颜值”,其实,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都拴在“胖”这根绳上,被称为“五高”。

 

它们堪称“恶魔搭档”,杀伤力极强,尤其是当肥胖合并糖尿病,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加剧健康风险:造成严重的代谢疾病,且极易引发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痛风等全身疾病。



“五高”正在摧毁身体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中,我国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具备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空腹三酰甘油(TG)≥1.70毫摩尔/升、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腹型肥胖(即中心型肥胖):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


2、高血糖: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3、高血压:血压≥130/85毫米汞柱和(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的患者;


4、空腹三酰甘油(TG)≥1.70毫摩尔/升;


5、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毫摩尔/升。


高尿酸虽未被列入上述标准,但统计发现,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43.1%。

一胖伴“五高”,身体受到的打击将是全方位的:

!

高血糖

肥胖人群需要更多的胰岛素参与葡萄糖代谢,久而久之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下降,最终引发2型糖尿病。

!

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在40%~80%。高血压已被认为是使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和肾脏疾病甚至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高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过半糖尿病患者都会合并高血脂。

!

高尿酸

血尿酸水平与血糖相互影响,高尿酸血症是2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之一,血糖控制差会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风险。高尿酸血症导致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1

!

高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偏高与饮食或者肥胖有关。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可使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增加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风险2


多管齐下控体重



肥胖作为多种疾病的“源头”,是可以通过合理方式调控的。对于一个在“体重关”失控,并且血糖已经超标的人来说,怎么才能将上述多种疾病风险降到最低?


合理用药


市面上的降糖药五花八门,但大部分都是“胰岛素依赖型降糖药”,它们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来降糖。

近年来,列净类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即SGLT-2i)备受关注。它的特别之处在于,降糖作用不依赖胰岛素的分泌及胰岛功能,《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SGLT-2i通过抑制肾脏近端小管的SGLT-2(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进而降低肾糖阈,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葡萄糖不被重新吸收入血,就会随尿液排出,从而起到在不依赖胰岛功能的同时降低血糖。

在诸多列净类药物中,艾托格列净、达格列净、恩格列净、恒格列净的24小时排糖量分别为:51.7克、70克、74克、98克。这98克糖不可小觑,相当于少吃两碗米饭(约400千卡的热量),因此,恒格列净被誉为“列净类家族”中的“排糖王”。

此外,列净类降糖药还能解决糖友们担心的大部分问题,在降糖作用显著的情况下,不会带来低血糖的风险,同时兼具了减重、降压、保护心脏及肾脏的多重作用3,可用于超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

  • 减重通过热量损失及渗透性利尿,帮助糖友减轻体重,减少内脏脂肪。


  • 降压:促进渗透性利尿以及增加尿钠排泄4,以此来降低血压。


  • 降尿酸:促进尿酸排泄,也能抑制尿酸生成,从而发挥降尿酸的作用。此外,应用SGLT-2i后尿糖含量升高可使尿酸重吸收减少,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5


  • 护肾:通过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减轻氧化应激、炎症及纤维化等机制,改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进而对糖友肾脏起到保护作用6



清淡饮食


“管住嘴”不是单纯少吃,而是要注意饮食均衡。少吃高脂、高糖食物,还要控制好食物摄入总量。

  • 改掉暴饮暴食、爱吃零食的习惯,少吃猪牛羊等脂肪含量较高的红肉,可用鸡肉、鱼肉等白肉代替。


  • 炒菜用油要少摄入饱和脂肪酸,如猪油、牛油;多吃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EPA、DHA等,可从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中获得。


  • 用豆类和薯类替代一部分精白米面,在主食里加点杂豆。



规律运动


减重最基本的原理是能量“收支平衡”,慢跑、爬山、步行、快步走、跳舞、瑜伽,均可有效减重。

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如果以前很少运动,可从每天走3000~5000步开始,逐步培养运动习惯。

体重较重的人运动时注意保护膝关节,推荐游泳和骑车。


定期称体重


脂肪一旦在体内存储一段时间,身体就会把它当成“正常”状态,再减就很难。但身体对体重的记忆需要时间,因此要随时观察体重变化。

有研究发现,每天称体重的减肥者,一年能减掉体重的3%,且能保持减下来的体重,不常称体重者则几乎没有变化。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减重要循序渐进,若减肥速度太快太猛,身体误认为出现了“大饥荒”,会启动保护反应:基础代谢率下降,饥饿感增强。世卫组织建议,每周减0.5~1公斤,一个月减1~3公斤,对身体损伤小且不易反弹。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药品价格315网  |  千虹医药招商网  |  东方医药网  |  yy99医药网  |  818医药网  |  CPhI制药在线  |  中国医药联盟网  |  健康世界网  |  国家医学考试网  |  中华中医网
版权所有:北京康睿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www.kangrx.com | ICP备案号 : 京ICP备2023017688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8号B座4层 电话:010-53675386 传真:010-65735166 邮箱:kangrx999@126.com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