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值是血糖控制好坏的晴雨表,本文给大家介绍3个危险血糖值,血糖监测结果接近这3个数值,一定要提高警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01、血糖4.4mmol/L
对于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病友而言,血糖<3.9 mmol/L属于低血糖了。
低血糖是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和治疗进程,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认知功能障碍甚至痴呆等。
4.4 mmol/L是空腹血糖控制的下限,也是低血糖的预警数值,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低于4.4mmol/L,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如果你发现血糖介于3.9~4.4 mmol/L,一定要及时吃一些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食物,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4个预防低血糖的方法:
饮食:
定时定量用餐,如果进食量减少,相应调整药物剂量;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随身携带碳水化合物类食品(如:葡萄糖片、水果糖、苏打饼干),一旦发生低血糖,立即食用。
运动:
预计运动量增加时,在运动前额外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药物:
使用胰岛素和胰岛素促泌剂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做好血糖监测。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低血糖风险低的药物,如基础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每天注射1次)、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每周注射1次)等。
合并其他疾病:
当出现呕吐、腹泻等表现,及时调整降糖药物剂量,同时加强血糖监测,必要时就医。
02、睡前血糖6.0 mmol/L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睡前血糖低于6.0 mmol/L,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夜间低血糖指22:00-次日6:00发生的低血糖,22:00-次日2:00是夜间低血糖的高发时段。
长期的夜间低血糖可造成糖尿病病友大脑皮层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害,进而导致休克、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加重脑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你的睡前血糖低于6.0 mmol/L,建议这样处理:减少睡前胰岛素的剂量和(或)进食50~100克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2个预防夜间低血糖的方法:
血糖控制目标: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避免因严格的血糖控制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用药:
如果服用口服降血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血药浓度平稳的基础胰岛素剂型,如德谷胰岛素,在早上注射,可以减少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如果空腹血糖已经达标,糖化血红蛋白没有达标,应关注餐后血糖,必要时添加餐时胰岛素。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含有血药浓度平稳的基础胰岛素——德谷胰岛素,餐时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每天注射1~2次,可以兼顾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控制。
随机血糖13.9 mmol/L
即使老年糖尿病患者伴有严重的合并症,且频繁发生低血糖,血糖控制目标最高可为13.9 mmol/L。
血糖超过13.9 mmol/L,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预警信号。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曾经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友这样说:“得了一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就像在鬼门关走了一趟”。
也有的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失去了生命。
所以说,当你的随机血糖 (任何时间的血糖)超过13.9 mmol/L时,一定要采取措施先把血糖降下来。
3个降低高血糖的方法:
严格控制饮食:
控制每餐主食的摄入量,定时定量用餐,无特殊情况,不额外加餐,减少在外用餐的次数。
增加运动:
每天至少保证30分钟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运动5天,运动至呼吸、心跳加速,但不急促,又感觉有点费力,微微出汗的程度。
如果血糖超过16.7 mmol/L,运动需谨慎,确保补充充足的水分。
科学用药:规律用药,不漏服:
如果经过上述3个调整,血糖还是不能降下来,建议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存在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起始胰岛素治疗。
如果因为肥胖,存在严重胰岛素抵抗,这种情况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有减轻体重的药物。
提醒:
如果你的血糖介于3.9~4.4 mmol/L,睡前血糖低于6.0 mmol/L,随机血糖超过13.9 mmol/L,一定要及时干预,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